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飞机意外保险明细查询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飞机意外保险明细查询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飞机票的要了保险,怎么在网上查的到呀?/?
目前还没有支持航险网上查询的。
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不必每次乘机都要买保险: 特别是围绕着交通意外,保险公司开发了系列产品。投保者可根据自己出行的规律进行投保。这样花钱不多,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时间也可能更长。如果你在一年中的某一个月内或者某一周内多次出行,并乘坐多种交通工具,就可以投保一个月期综合交通意外保险。这种意外险大多是一张保险卡,购买方便。书摊、药店、超市、银行、邮局等都可以买到,买回家后通过电话或上网激活后,保险时间即可生效。这种意外保险卡总体上讲保费都较便宜,有的只需5元钱。但均是典型的综合交通工具意外险,包括了投保人在节***日期间出行可能乘坐的各种交通工具。全年综合交通意外保险的保费约为100元至150元,飞机意外保障最高50万元,地铁、火车、轮船意外伤害的保障是10万元,坐汽车意外伤害的保障是5万元。而单程的航空意外险保额40万元,保费就得20元,一个来回就是40元。东航MU5735客机坠毁,如果没有买飞机意外险会得到多少赔偿?
谢邀,飞机失事令人心痛。飞机失事生还可能性小,因为飞机速度太快了。我看到一些网友希望设计出降落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飞机一旦失控,反应时间会非常短。战机以为人少,设计出弹射舱和降落伞是可行的。而客机人多,没有那么多空间来设计安装放置降落伞。
题主问到航空意外险,我首先想说,人没有了,钱为何物。当然,买这样的保险确实是为了家人吧。
没有购买航空险,一样会获得航空公司赔偿。因为,你买了票,就形成乘客与航空公司服务合同关系。航空公司也是买了保险的,公司也会获得保险公司赔偿,所以不用担心公司破产赔偿不了的情况发生。
没有买保险能获得多少赔偿由几个因素决定:1.上一年人均收入;2.航空公司有无主管过错;3.飞机票价格也许也是一个因素[what]。至于乘客身份、收入等方面对获得多少赔偿没有直接影响。我预估一个数看准不准:150万左右。
如果乘客买了意外保险,除了航空公司给予的赔偿外,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额外赔偿,这和航空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飞机一旦出事,那么机上人员的生存几率是十分小的。虽然飞机的安全性很高,但是也无法保证没有意外出现,尤其近年来,飞机出事也是时有发生的。那么飞机出事一人能够获赔多少钱呢?空难赔偿金标准是多少呢?
如果你没有买意外险也是有赔偿的,由承运的航空公司承担!坐飞机购买机票就是与航空公司形成了事实上的消费合同关系?
我们国家的航空意外险,1998年7月人民银行规定颁布了相应的航空意外险保险条款和费率。规则很明晰易懂,国内的航空意外险的保费按份卖,每份20块保额为20万元人民币,每个被保险者可以同时投保10份,这样最高的保险金额可以达到200万元。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保险公司推出了不同的保额,所以这里只是举个通常的例子。
其中航空公司所需承担的赔偿部分,根据《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3条,承运人应当在下列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内按照实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40万元;二是对每名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赔偿责任限额为3000元;三是对旅客托运的行李和对运输的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每公斤100元。
航空意外险的索赔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的。而且这个保险是自愿购买的。通常在事故发生五日之内要通知保险公司,除非是不可抗力而导致的原因可以将时间
其实在我们机票中,包含了飞机保险,这个保险是由航空公司来投保的财产险,并且如果发生意外,发起索赔的是航空公司。保险公司将赔款赔给航空公司后,航空公司再根据情况赔给旅客。这两种保险是完全不同的保险,财主们不要混淆了,飞机险是由航空公司投保的财产险,对于乘客来讲其保障程度是很有限的。希望财主们不用因为这段而混淆了概念。
最后的最后只能希望乘坐东航波音737客机的乘客能够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航空意外险非强制性,是可以不买的,即使没买航空意外险,飞机失事后,航空公司也是会赔偿乘客的,只不过赔偿金额较低。可以参考一下我国之前的空难赔偿数额:
04年包头空难,每人赔偿21.1万元;
10年伊春空难,赔偿限额50万基础上再加上为遇难旅客亲属作出的生活费补贴和抚慰金等赔偿,每人赔偿96万元。
对于一个家中顶梁柱来讲,这些赔偿对于一个家庭可能是杯水车薪,所以,航空意外险可以不买,但是最好要买,只为灾难来临时,我们给家人留下的不仅只有悲伤,还有长期的经济负担。如果花几十块钱买了航空意外险,一旦出事最起码会有上百万的赔偿可以拿到,这样家人也许只在痛失亲人的同事,也有一份生活保障!
一般情形下,飞机意外坠毁造成人身伤亡的,亲属可以得到二种赔偿,如果你没有买飞机意外险,只会得到一种保险赔偿,就是来源于航空公司赔偿的 “责任险”。
这里说的“责任险”就是航空公司购买保险公司的责任险。
该险名义上是航企赔偿,最终有保险公司支付赔偿,这里大家经常说机票里含有的保险,就是指航空公司的飞机保险中所包括的旅客法定责任保险,这一保险对每名旅客所能承担的赔偿责任最大限度为40万人民币,不管乘客有没有买保险,这份赔偿都是可以得到,这是每名旅客的法定责任保险。
法律依据:《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五条。
东航MU5735飞行数据显示,机组曾试图挽救飞机,为什么失败?
我觉得只要是一个正常的飞行员,在飞机出现意外情况下,他们都肯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乘客。
从东航MU5735的飞行数据来看,机组人员确实曾试图挽救过飞机。
根据FR24里面MU5735的数据显示,飞机在13点26分爬升到8907米的高度,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高度和约845公里/小时的速度。
14点20分43-59秒间,飞机高度出现了陡然下降,从8870米(29100英尺)下降到8237米(27025英尺),垂直速度则在14点20分59秒达到-110米/秒(-21696英尺/分钟);
到了14:21:45秒,飞机下降到了2393米(7850英尺)的高度,从这时候开始,飞机的垂直速度从负转正,在14点21分55秒达到约18米/秒(3250英尺/分钟),高度2263米(7425英尺)。
之后飞机速度继续提升,升高到了37米/秒(7360英尺/分钟)和43米/秒(8448英尺/分钟),10秒后也就是14点22分05秒,飞机上升到2622米(8600英尺)高度,爬升了近400米。这意味着飞行员在2000多米的高度上可能还是清醒的并试图挽救飞机和所有乘客的生命。
但之后垂直速度突然又从正转负,14点22分35秒,飞机高度983米(3225英尺),之后坠毁。
也就是说在飞机突然快速下降的过程当中,机组人员应该曾经尝试去拉升飞机,让飞机恢复到正常的飞行水平,而且在2000多米的时候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之后飞机却突然又下降,最终机组并没有能够成功挽救飞机。
至于为什么机组没能够挽救飞机,这里面我们无法去解答,当时发生事故的时候,复杂性有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有找到黑匣子并进行数据解读之后,才能知道最终的答案。
飞机在空中发生异常时,飞行员第一知觉是判断、处置、报告、返航或迫降,甚至坠机。这就是民航飞机的特点,因为民航机没有跳伞的设施,不具备歼击机的跳伞求生的条件。
至于机组曾试图挽救飞机,为什么失败?只要细心去多了解一些飞行常识,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决定飞机的安全因素很多很多,比如飞机质量、天气突变、人的因素等等。一架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像阿庆嫂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速度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而且都有一整套的处置预案,在可控的特殊情况内一般都能化险为夷。但不是所有特殊情况都能化险为夷,比如这次的飞行事故就是极特殊的情况,可以用“无能为力”来形容。
现在人们对此事故有好多不理解,咱们也是出于好心、关心发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也很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尽量不发表不实消息,等飞机黑匣子找到,专家做出结论后,一切真象全知道了。
原创,插图为网上下载,有侵必删。
昨天民航局通报: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尚未发现幸存人员。所以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一切都要等“黑匣子”找到,专家解读数据才能分析出失事原因。但是“黑匣子”或有严重变形。目前,广西藤县降大雨,气温下降超10℃。受降雨影响MU5735搜救只得暂缓。
从历史经验来看,客机在巡航高度出事故的概率不大。80%左右的事故都是出现在飞机起飞降落阶段的。经过不断完善,现代航空业严密检修保障的支持下,飞机在地面上会对其各种系统进行检测,保证飞机在航程中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失控,飞机平飞的时候很少出问题。
早期飞机上经常会出现机翼结冰,发动机故障,导航系统故障飞行员在山里找不到机场之类,这些东西在现代飞机上一般都不会出现,飞机机翼前缘会有专门的加热装置除冰,GPS系统会告诉你飞机在那里,机场在那里。而且即便出问题,也有各种备份系统。双发客机在一个引擎失效的情况下,飞个几百公里问题都不大,飞机还有机会迫降。
不管如何,我们要相信,机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和实践的,具备在极端的险情下,在驾驶室力挽狂澜,顺利完成备降。他们性格沉稳冷静,性情自律平和,对待飞行工作一丝不苟,专业度与细心兼具。出现不可逆的情况,应该是条件已经不允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飞机意外保险明细查询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飞机意外保险明细查询系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55059.html